趣书网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164章 刘衎之殇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 内容报错

果不出王莽所料,本就体弱多病的刘衎在没日没夜的操劳之下,没多久就病倒了,再次癫痫病发,且此次的发病比以往都生猛。

岂止是抽搐与翻白眼,那简直是浑身痉挛,口吐白沫,那双眼更是翻得见不着一点黑。

那一夜,吓得年幼的皇后哭着叫着,四处求救。忙得御医彻夜未敢合眼,却依旧没能留住刘衎的性命。

皇帝再次发病,且来势汹汹,病情比以往都要凶狠!

得到消息的王政君与王莽匆匆赶来,与御医一同见证了刘衎的因旧疾复发而亡。

王政君免不了要责问御医,为了推责,御医自然是第一时间地一致同声,将此次发病如此之凶猛的责任推在了刘衎连日的操劳之上。

唉,是啊,怪皇帝心急亲政。身子骨本就弱,又是在长身体的关键时候,此时过度操劳,可不就是自己不惜命?

在王政君哀叹的同时,王莽免不了抹着长者之泪,悔恨于自己的急于放权养老,害皇帝因操劳过度而发病,使得自己苦命的女儿也成了寡妇。

公元5年,十二月,未能满十五岁的刘衎,刚接触皇权,尚未真正掌权的他,死了。

因其一生平平,无功无过,谥号平帝。

可怜的平帝刘衎,从小失父,又失了祖母一族,靠母亲卫氏一族抚养。好不容易长到九岁,原以为是苦尽甘来,居然有幸坐上皇帝宝座。

却想不到,所谓的皇位,是母子分离,终不得见。

至死,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长安附近的陵墓之中,以母子分离与卫氏一族姓命为代价,却只换来了短短几年,空有的皇帝之名。

只留下母亲卫姬一个人每日以泪洗面,在不久之后于孤独中死去。

王莽再次操持起了国丧,这是经由他手的第三次国丧,轻车熟路,不过一月便料理妥当。

接下来重新面临皇帝人选的问题。

在百官眼中,也不知是汉朝气数已尽还是什么,这几任皇帝一个比一个死得痛快,接二连三的都没能留下子嗣。

这下好了,元帝刘奭的三个儿子,刘骜、刘康与刘兴,三脉皆绝。

只能再往上翻,从刘奭的父亲,宣帝刘询那一代中去翻筛皇帝人选。

这一个个地过继给刘骜名下当儿子,做皇帝,都不长寿,许是刘骜命中注定是个无子之命?

还真不好说,说不准就因为他偏宠赵飞燕,害死自己儿子,所以注定谁做他儿子谁死。

有不少官员甚至冒出了这么个念头。

在王莽的引导之下,百官一番商议后,决定不再选人过继到刘骜名下,而是直接从宣帝刘询的玄孙辈中挑选皇位继承人,过到刘衎的名下,作为刘衎的儿子,刘骜的孙子,刘奭的重孙,以皇后王嬿为母。

如此一来,也就免了外戚的后顾之忧,也避免小皇后的身份之尴尬,让大权继续留在王莽手中。

大汉刘氏的气数或许真的尽了,要不是王莽强挽狂澜,或许早没了大汉。

不知不觉间,百官们已然不那么在乎谁当皇帝了,他们只在乎如何让大权继续留在王莽手中,不要再生变了。

宣帝刘询当初留下五子,刘奭、刘钦、刘嚣、刘宇、刘竟,翻谱一查,曾孙辈竟有五十三位之多,玄孙辈更是数不胜数。

一番筛选,王莽将目光停留在了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身上。

因为刘婴是刘询玄孙辈中年纪最小的,刚刚两岁。

两岁的孩子,即使自己的动作再慢,也完全够自己在他生出掌权意识前完成自己的图谋。

这次,王莽也没有和百官及王政君客气,他直接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:两岁的孩子最合适,还未与亲生父母产生牢不可破的感情,可以从小培养,长大了更容易与王嬿及王政君亲近,真正的将刘骜这一脉当成主心,有归属感。

当然,更关键的是适合自己一手培养到大,方便自己努力为大汉培养出一任明君。

时至今日,王莽说这话没有任何一个人不赞成。

就这样,两岁的刘婴被王莽派人接入了长安皇宫之中,成了皇帝的接班人,因年幼而暂未行登基之典,是为皇太子,准皇帝。

小皇后王嬿升格成了准皇太后,太皇太后王政君升格为准太祖皇太后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