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章

第33章 台湾初移民(2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 内容报错

“四弟,你去五羊城那边交代造船厂,再造一批大船出来。”

“好。”郑鸿逵应道。

“洪旭,你和我带船队去天津港,多带些粮食去,尽量多载些灾民回来。灾年不容易,能多救一人是一人。”

“施大瑄,你和其他兄弟看好家,继续安排岛上百姓搭建木棚。”

“是!”两人齐声答道。

其实这已经不是郑芝龙第一次载人过台湾了。

在台湾历史上,郑芝龙是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第一人。

当初,郑芝龙吞没了李旦的财产,继续海上贸易,以台湾为基地,“设旗号,竖帅旗”,他一方面开发台湾,一方面在海上发展贸易,势力扩大后,漳泉等地人民先后迁移到台湾岛上,很快达到三万余人。

《明史纪事本末》谓:“(天启)六年春,(芝龙)遂据海岛,截商粟,闽中洊饥,望海米不至,于是求食者,多往投之。”《东南纪事》亦谓“会闽洊饥,芝龙截商民船,多得米粟,求食者竞往投之,众至数万。”这是芝龙受抚前到达台湾的移民。

崇祯元年(1628)受抚后,开始更大规模的移民。《赐姓始末》谓崇祯年间,“熊文灿抚闽,值大旱,民饥,上下无策,文灿向芝龙谋之,芝龙曰:公第听某所为,文灿曰诺。乃招饥民数万人,人给银三两,三人给牛一头,用海舶载至台湾,令其芟舍,开垦荒土为田,厥田惟上上,秋成所获,倍于中土,其人以衣食之余,纳租郑氏。后为红夷所夺。”芝龙把这数万饥民运到台湾,使垦荒岛,渐成邑聚,有的渔猎,有的做工,有的经商。

台湾土地肥沃,气候适宜。灾民去到后都能很好的适应。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台湾南部,在大员(今台南市)修筑热兰遮城、普罗民遮城两城,驻防近两千人,但大陆移民却多达数万。

赫普特(Albrerht herport)在《台湾旅行记》中说:“在要塞(热兰遮)外面,……有个郊外的城市,中国人的大部分房屋建在那里,他们从中国运来各种货物,以与荷兰人交易。”又说:“受荷兰人管辖的teiyoun(安平)的中国人,大部分是商人和工人。”

《小腆纪年》谓:“荷夷二千居城中,流民数万屯城外,耦俱无猜,鸿荒甫辟,土膏坟盈,一岁三熟,厥田惟上上。漳泉之人,赴之如归市。”只台南一带,汉族移民,达三万户,当有十万之众。

那台湾土着居民呢?他们有统一的政权吗?

根据明代《东番记》所载,台湾当时的部族情况是:

“断续凡千余里 , 种类甚蕃。别为社, 社或千人 , 或五、六百。”

也就是说,他们其实是很多个部族,大的有千余人,小的有五六百。

而台湾的部族大部分都是在山林或丘陵里世代生活,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,他们一般也不会乱跑。

关键直到明末他们的总人口数也特别少,根据荷兰人对各部族的研究和统计,截止1655年(顺治九年)的时候,荷兰人对已知能接触到的部族,统计结果是约7万人左右。

当然这个数据是经过荷兰人殖民、屠戮、征讨过后的数据。原生状态下的各部族,应该是能够有10多万人。

虽说有10多万人,但地形条件相对恶劣,生活状态又比较原始,跟中原文明的联系又时断时续,族群又多,没有争霸的思想,想要建立统一的王国或政权,其实是非常难的。

就像大肚番这样的大部族,虽然战斗力不弱,曾打败过荷兰人的入侵,就连郑成功的军队也没能收服他们。但他们却也安土重迁,不曾产生一统台湾的念头。

只要你不去侵犯他们领土或利益,他们顶多就把你当成众多部族里的一个,你干什么对于他们来说,又有什么关系呢。

总观台湾目前的局势,荷兰人侵占了台湾的南部地区,人员主要集中在在大员(今台南市)的热兰遮城、普罗民遮城两城,驻防近两千人。

而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的基隆和淡水。中间部分则是土着部族——大肚番部族的地盘。郑芝龙的地盘在北港,靠近荷兰人。

郑芝龙看了看舆图,“先让人再找些粮食,修些房子吧,也不知要过来多少人,多备无患。然后再把热气球搞出来,最后再图谋整个台湾。”

就这么干……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