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86章 赵廷美(上)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 内容报错

前文讲过,赵匡胤有五兄弟,只有赵匡胤、赵光义、赵廷美三人长大成人,老大和老五夭折。

昭宪杜太后临终前,特意命赵普在赵匡胤面前写了一份“金匮之盟”,为初兴的大宋,制订了一个皇位传承顺序,即赵匡胤百年之后传位赵光义,赵光义之后,传位赵廷美,赵廷美传位赵匡胤长子赵徳昭。

赵匡胤作为孝子,同时为江山社稷的稳固,忠实的执行了这份盟约。昭宪杜太后离世后一个月,赵匡胤便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府尹,且于公元973年封赵光义为晋王,班列宰相之上,终世未立太子,从而确立了赵光义的继承人地位。

有学者认为,既然有这份“金匮之盟”,赵光义即位后为什么不拿出来?为什么?因为赵光义不愿意啊!因为“金匮之盟”有三层意思啊!赵匡胤传赵光义是一层意思,赵光义传赵廷美是另一层意思,赵廷美传赵德昭是第三层意思。赵光义得了皇位,不想传给弟弟赵廷美,他怎么会将“金匮之盟”公开?

下面,我们来捋一捋,赵光义是怎么反悔赖账的!

公元976年十月,赵光义即位。任命赵廷美为开封府尹,加封中书令、齐王。让人觉得,赵廷美是妥妥的继承人选!这不过是假动作!

公元979年二月,赵光义北伐太原,先是安排赵廷美守京城。这本是照搬赵匡胤的套路。皇帝亲征,继承人留守京都。又是迷惑人的招数!

然而开封府判官吕端,可能臭到了一些异味,他对自己的长官赵廷美道:“陛下在前线栉风沐雨,大王作为至亲,应该作表率,跟陛下一起上阵,如果留在京师,恐怕不恰当!”这件事同样说明,政权稳固之后,皇位再传给弟弟,与封建儒家思想是格格不入的!

赵廷美觉得吕端言之有理,上表请求扈从,赵光义立即答应了。这就透露出很重要的信息了。

当年八月,赵徳昭自杀,十月,赵光义以赵廷美护驾有功,进封秦王。

公元981年三月,赵匡胤次子赵德芳又莫名其妙暴卒,至此,赵匡胤的两个亲子都薨亡,赵廷美还能安如泰山吗?

再说赵普和卢多逊,在赵匡胤后期,两人矛盾很深,卢多逊在读书文采学识上强于赵普,而且有谋略,更会钻营。比如,赵匡胤喜欢读书,每次向史馆取书,卢多逊都会事前通过内侍打听赵匡胤读什么书,然后先通宵达旦阅读,以备赵匡胤垂询,赵匡胤有所问,卢多逊都对答如流,赵匡胤赞赏,同僚佩服!

加上赵普性格耿直,专权任事,慢慢赵匡胤对他产生审美疲劳,天平也就向卢多逊倾斜了。公元973年,卢多逊终于扳倒赵普的宰相位置,赵普出镇河阳。

出镇河阳前,赵普向赵匡胤上疏道:“外界传言臣轻易议论皇弟开封尹,皇弟忠孝两全,岂是外人能离间的?况且昭宪皇太后临终前,我亲受遗命。知臣者唯陛下,愿陛下明鉴!”

赵匡胤此时对赵普不感冒,只是将他的上疏和金匮之盟放一起,封藏在禁宫内。

三年后,赵光义即位,赵普进封少保,还是镇守河阳。赵普以宰相之尊坐镇河阳,俨然一方诸侯,远离京城的政治旋涡,躲开是是非非,本也安逸!

孰料,几年后发生一件事,促使赵普重新振作,频频出手,也让大宋的政局为之大变!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